《长安的荔枝》终于迎来了结局,而这场围绕着荔枝转运的故事,所有人几乎都成了输家。结局虽然揭开了谜底,却没有人可以真正称得上是赢家。
苏谅最终散尽家财,为了逃命只能孤身出海;阿僮的荔枝园被彻底摧毁,付出了惨痛的代价;阿荔为了引开追兵,不幸丧命,尸体被野兽吞噬;而郑平安则在老宅的桂花树下丧命…这些悲剧的根源,都与李善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然而,令人心寒的是,李善德这个直接导致众人悲剧的人,却因祸得福,在安史之乱中幸存下来,带着女儿在岭南过上了清闲、无忧的日子。
有些人可能会说,李善德并不完全是罪魁祸首,他不应该背负所有责任。但是,如果你跟我一起仔细分析李善德这个人物,你会明白我为何觉得像他这样的人绝不可深交。
展开剩余81%### 没眼力见,做事不懂分寸
李善德初入职司农寺时,凭借自己不知天高地厚的“正直”,得罪了上司,结果被安排到了最无足轻重的岗位上。也许你会替他感到委屈,觉得领导这是故意刁难,可如果你看清楚了李善德的行为,你就会发现,领导并没有专门为难他,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算是宽容了。
刚进司农寺时,李善德被安排了简单的工作,负责归纳部门的卷宗。领导的本意大概是让他熟悉资料,然而他却在其中发现了账目上的问题。于是,他连家都不回,熬夜彻查账目,并毫不客气地向领导报告了问题。原本以为这种正直会获得领导的赏识,结果却被冷遇,领导表面上答应彻查,背后却悄悄将他下放。
等到李善德从其他人那里得知真相时,他才明白,撰写账目的孟主簿与领导早已狼狈为奸,联合进行贪污。其他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潜规则,甚至不想深究。但李善德却坚持要追查到底,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。尽管他的初衷或许没错,但他显然缺乏必要的“职场智慧”。他不顾及他人的情面,也不明白如何与人合作,结果自己和大家都陷入了尴尬境地。这样的人,不仅让自己难堪,还容易把别人也拖下水。
### 轻率行事,后果不堪设想
如果仅仅因为李善德太过“正直”而不可深交,或许有些过于严苛,但问题远不止于此。更为致命的是,他做事总是缺乏深思熟虑,结果往往让他陷入极大的困境。
荔枝转运的过程中,李善德当着众人的面狠狠指责右相,称“这些牺牲和付出,换来的是你在贵妃面前炫耀权势,利用权力谋取私利,残害百姓的血汗。”他一番言辞犀利,骂得右相狗血淋头,甚至用“忠奸辨明,乱朝纲,蒙蔽圣人”之类的话来揭露右相的丑行。虽然他发泄了心中的不满,但他忘了自己和右相的势力差距有多大,此时的右相尚未失势,他的一句话足以让李善德全家丧命。
李善德此时并未考虑到后果,只想着要释放自己的愤怒,却忽视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。他没有及时逃走,而是在自信满满中忽略了危险,甚至没有想到如果逃亡途中遇到追兵该怎么办。最终,这一番轻率的行为让他的舅子郑平安背上了沉重的负担,也让阿荔为他付出了生命。
### 自私自利,冷漠无情
李善德的自私和无情展现在多个方面。他对别人从不真心关心,无论是郑平安、阿荔还是苏谅,所有人都不过是他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。他从不在乎其他人,只在乎自己的利益,甚至连女儿也只是他自我安慰的借口。
当他想卖房子借钱时,看似为难,实际上已经早早准备好借据,早就想好了如何从郑平安这里得到好处。来到岭南后,他依旧没有改变,郑平安为他提供了资金和帮助,但李善德对此毫不感激,反而一次次将郑平安置于危险境地。他明知道郑平安的身份不能暴露,却依然带来了鱼朝恩,这一举动几乎让郑平安的任务暴露,险些酿成大祸。
更让人心寒的是,李善德在阿僮的荔枝园被毁时,虽然嘴上喊着阻止,可他的行动毫无实质意义。鱼朝恩提到女儿时,他便立刻停手,眼睁睁看着荔枝园被毁,阿僮的一切都付诸东流。
即使他不断说自己是为了女儿的未来而努力,可他真正做到的,又是什么呢?如果他真的爱女儿,就不会在妻子生病时拿不出治病的钱,也不会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如此困顿的日子。爱女儿对他来说,可能不过是一个时髦的借口,或者一种表面上能安慰自己内心的自我安慰。
### 李善德:无能与自私的代名词
李善德虽未亲手害人,但他那种无能与自私的行为,却间接导致了阿童、苏谅、郑平安、阿荔等人的悲剧。随着剧情推进,更多受害者的命运也将揭开——那些为了荔枝税而遭殃的百姓,注定会成为历史的牺牲品。
在现实生活中,遇到这样的人,最好还是远离,以免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,连累了自己。毕竟,李善德或许不是刀刃上的刽子手,但他无疑是拿刀的人。而这样的朋友,最好不要深交。
发布于:山东省九八策略-九八策略官网-江西股票配资-专业炒股配资咨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